一个患有稀有疾病却怀有“马拉松梦”的少年肖尔东(张宥浩饰),一个执拗强迫儿子预习“盲人生涯”的出租车司机父亲肖大明(王砚辉饰),互不懂得的父子俩,却在一场马拉松竞赛中“交换身份”,并肩站在了起跑线上
影人简介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彧与李保田合作了《钦差大臣》《王保长新篇2》后,便一炮打红。“彧”,音“玉”,在
我从2018年开始跑步,参加过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越野赛20多场,也算是一名资深跑者。虽然跑得不快,但是我觉得跑步给我带来的能量很正面,所以今天的文章从跑者角度谈谈观后感。电影的核心是设定,如果《了不起的爸爸》是以下故事,那这部电影我会打3星。男主母亲是一名非常有前途的跑者,却因身患疾病而去世,错失人生最重要的比赛。儿子继承母亲优良的运动基因,却也继承了母亲的遗传病,虽从小热爱跑步,但终究敌不过病情恶化后对生活丧失信心一蹶不振。父亲为了让儿子振作起来,开始训练跑步,为的是在赛场上做儿子的陪跑员。儿子也看到父亲的努力,与父亲训练的同时,终于体会到父亲的不易,也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同父亲共同完成了可能是人生中最后一场马拉松。之所以打2星,就是因为电影本身的设定出了问题。槽点1:男主是一名专业运动员我注意到最后赛场上的背景板是2020年的山城马拉松。假设男主进队训练是在2019年,根据当时田径运动员技术水平标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是310(跑完全马42.196公里用时3小时10分),那成绩在250才有机会进地方专业队,或者是专业跑团或俱乐部。 那男主的PB(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335,能进专业队,这个设定本身就有问题。通过男主的跑姿判定,他的确是天赋型跑者。他可以用他的步幅和步频在马拉松长跑中获得优势。这点毋庸置疑。导演设定男主的母亲是市马拉松第二名,据2019年重庆马拉松女子全程第二名成绩是227来算,男主继承母亲的运动天赋,没理由经过专业的训练却还是一个大众业余水平。如果只是大众业余水平,那电影里所有的意难平,根本就不成立!!!后面还会提关于成绩的问题槽点2:参加马拉松没那么难!参加比赛证明自己并没有那么困难!马拉松比赛不是奥运会,错过一界等四年。在2019年全国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高达一千多场,其中金牌赛事高达118场。只要是在田联登记中的赛事,比赛成绩都能够作为你评选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资格。剧中,爸爸的公司赞助马拉松,获得赞助名额。首先这个名额是可以转让的。赞助商赞助马拉松某种程度也是为了自己公司能在马拉松中有较高的关注度,所以配速较快的马拉松运动员易获得赞助商青睐,同时有机会可以获得赞助商的免费名额。除非是有门槛高度的比赛,需要有专业队推荐资格,比如男主在发病前参加的那场锦标赛,不能随意转让名额。编剧为了剧情设置这个名额不能转让,只能身为赞助商员工的爸爸自己参加。爸爸为了儿子能参加比赛,自己和儿子互换身份,自己作为视障人员,儿子作为陪跑。这件事情在比赛中属于作弊。被举报后,儿子和爸爸成绩都作废,并且有可能被禁赛!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这种行为感人,这种作弊行为不提倡!回到设定:除非这场比赛是儿子生前的最后一场比赛,错过了很难等到其他比赛。然而设定并不是这样!比赛前爸爸的衣服从短袖到羽绒服,至少经历了四个月。而10月-12月整整三个月,每周末都有各种各样的马拉松比赛等你参加。槽点3:爸爸第一次跑全马!马拉松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训练运动,一个从零开始的跑者,跑完全马的确不易。除了要经历大量的跑量训练,训练模式也需要非常科学。简单来讲,日常训练一般有间歇、混氧、有氧等等的的跑步训练,和核心、耐力、心肺的体能训练。长跑需要大量腿部肌肉耐力来支撑,否则以男主爸爸的体重和年龄,用男主的速度来跑,且不说心肺能不能撑得住,不出一个星期膝盖就废了!爸爸年纪很大,日常也没有运动,为了求教练能继续训练儿子,自己跑了个42公里。且不说这种跑法非常伤身体,一个不小心,极有可能像剧中那样直接倒下,猝死。不建议大家没经过体能和长期跑步训练,直接参加全马。半马都不建议!槽点4:出戏的肚子爸爸前1个小时的出场都顶着那个大肚子。设定很合理,爸爸以前是出租车司机,经常需要开夜车,喜欢吃肉,吃饭!没有运动习惯,人到中年,这些事情都很正常合理。但是爸爸为了能陪儿子一起奔跑,看着他从训练的短袖一直穿到羽绒背心,再到冲锋衣(穿冲锋衣这个事情虽然很想吐槽,但是没那么重要),时间线上至少陪了3-4个月。再加上他在饮食上开始忌口,体重和体脂是非常容易降下来的。但是经历了四个月,爸爸体型没有明显变化,参加马拉松时,跑步的步频和步幅也没有明显提升。有的时候,设定出了问题,很多桥段和人设就立不住。励志如果只是活在台词和剪辑里,真的无法深入人心。槽点5:山城马拉松里334的PB成绩
Copyright © 2009-2022